電影分享:《樂來樂愛你(Lalaland)》——致那些曾錯過的美好
老梗新葉又佳評如潮的《樂來樂愛你》
《樂來越愛你》(英語:La La Land)是一部於2016年上映的美國愛情歌舞片,由Damien Chazelle擔任導演和編劇。電影主要演員有Ryan Gosling、Emma Stone、John Legend等等。
劇情環繞在一心嚮往成為演員的米雅(Emma Stone飾),與期望振興爵士音樂的鋼琴樂手賽巴斯汀(Ryan Gosling飾),兩人面對現實中不斷挫敗,但堅持不妥協的生存方式,幾經巧遇後戀上彼此,但種種的選擇與遭遇又讓兩人的未來歷經幾番波折。
看似傳統老套的歌舞愛情片,卻在鬼才導演Damien Chazelle巧妙的安排下,擦出新興的火花。導演本身對音樂痴狂,宛如他的前作《進擊的鼓手》極致地揣摩偏執狂的交鋒,在其匠心獨運的手法下,《樂來樂愛你》中不但融入眾多對好萊塢歌舞片致敬的橋段,更巧妙地穿插爵士、古典與現代流行樂等,對節奏與音樂氣氛的掌控,令粉絲直呼過癮。
郎才女貌的卡斯交鋒加上編劇腳本的深湛功力,令《樂來越愛你》早於威尼斯影展上的首映獲得了一致好評。其他的評論包括爛番茄根據338篇專業影評,新鮮度高達93%,平均得分8.6/10。Metacritic獲得93的高分,代表「普遍好評」。
遺憾、選擇與嘲弄?五味雜陳的觀後感
以下觀後心得可能有雷,請自行斟酌。
「遺憾」
一開始看完電影,第一個感覺以為電影在討論的主題是「遺憾」。
生命中總會有些關鍵,使我們錯失了曾經的彼此;唯有靠想像力的彌補,才能讓自己在另一個宇宙裡繼續幸福快樂的生活。
這讓我想到「曼哈頓戀習曲」的結局,女主綺拉奈特莉那最終似乎放下一切、嘴角一抹地淺淺微笑,可能終於瞭解現實本就是由無數的「遺憾」所交織,因此唯有放下方能成長前進。
就如同歌手John Mayer的”Dear Marie”中寫道的一樣:「I got that dream, but you got yourself a family. Yeah, I got that dream, but I guess it got away from me…」
(邊寫觀後感邊配上John mayer這首歌曲的意境,實在是五味雜陳啊…)
「選擇」
後來經過與人討論爭辯後,才覺得電影的重點可能是在「選擇」;電影中男女主角的每個選擇,造就了不可逆的人生道路。
男主從一開始選擇與現實妥協,虛與委蛇加入樂團,一邊出賣自己熱愛爵士樂的靈魂替流行歌曲伴奏,一邊安撫自己躁動的情緒,告訴自己這只是為夢想付出的權宜之計。
而女主選擇奔向巴黎展開新的事業與夢想,分隔兩地最終移情別戀,老情人從此再也不相見。
最後的邂逅,使人瞭解到這些一步步微小的選擇,造就了最後不可避免的分離。或許對於當下的生活,他們彼此都是享受且快樂的,但偶遇後仍因為那些「選擇」時不時被遺憾刺痛。
人生並不像九把刀的小說擁有平行宇宙,只有不同選擇下,一往無前、再不回頭的錯過。
「嘲弄」
但在看過其他人的影評後我才驚覺,電影可能真正在訴說的是「嘲弄」;嘲弄老式愛情的淺薄、瓊瑤式幸福快樂結局的不可能。
最後急轉直下的結局,彷彿打了沈浸在前面愛情故事裡、陶醉自得的觀眾狠狠的一巴掌。
女主最後家庭與伴侶影像的一閃而過,可能是導演刻意透過較少著墨來傳達,家庭中的親情愛情只是假象,她最終仍會以事業為重。
男主看似在自己的夢想爵士酒吧中融入了兩人相愛的元素,透過酒吧的命名宣示自己對過去的留戀。但現實中,分開的兩人如各自紛飛的同林鳥,斷了聯繫; 他僅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於美好過去的一點悼念。
不論青春年少的浪漫情懷再怎麼甜蜜,在現實的沖洗下終將露出粗糙而裸露的殘酷;我們都不是活在童話故事中,鮮少會擁有Happily ever after的機會。
La la land——只存在於電影中的粉紅色泡泡
總歸而言,La la land 本身就是個嘲弄好萊塢的命名。冷冽地諷刺好萊塢出品的電影,總如「夢想歡樂島」一般,包裝著粉紅色泡泡的幸福結局來麻痺觀眾的神經。
但現實不可能如電影般總是以幸福快樂為結局;沒有平行世界、不可能有重疊宇宙,我們不可能去挽回那些錯過的一切,唯有認清現實而放下。
導演靠著精湛的說故事功力大聲疾呼:「別再靠電影大量輸出的幸福鴉片,來使觀眾將自己對於童年純真的幻想、夢想實現的悸動,寄託在不切實際的虛無中」。
不過現實是充滿如此多的失落與絕望,偷得浮生半日閒時想從電影中汲取一些正面的能量與浪漫的情懷,我想應該也不為過吧?
我寧願結局停留在老套但可愛的圓滿版本中,男女主角彼此都圓了夢想,卻不需要以分開作為代價。至少,不用被電影再次提醒,那些再也不可能被彌補的,錯過。
(本文同步發表在詣言堂:《電影分享:《樂來樂愛你(Lalaland)》——致那些曾錯過的美好)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