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我愛你,無關性別。 情感/愛情/歸屬感/自我認同

[分享]我愛你,無關性別。 情感/愛情/歸屬感/自我認同

文/圖 Emma

嗨,我是Emma,生理性別「女」。

很感謝皮老闆看完IG發文後,主動說要借我分享在他的版上,對於這件事我十分緊張,

這算是第一次在除了自己的FB之外更公開的地方分享淺見,無論大家閱讀後有任何想法都歡迎指教,

但希望不要有任何攻擊或是傷害他人的言論,畢竟愛本身是一件美好的事,願我們都能互相尊重包容。 ⠀

關於這個主題,想寫很久了,從迷惘到得解,我花了相當長的時間。

曾經在我和某任男友分手之際,當時已經是剛出社會的年紀(23歲),尚未有過親密行為,我把這件事告訴我媽媽,

儘管保守如她,依然對我的守身如玉感到十分驚訝。 ⠀

「如果有一天我喜歡的是女生呢?」我問她。

即便那時候我其實也不知道自己的性向到底是什麼?我從來沒有真的愛上女生過,男生倒有幾個,

偶爾想想也許只是沒有碰到,並不代表沒有感覺。 ⠀ 而如今,我真的碰見了一個我愛的女孩,

終於有機會證實自己多年的疑惑,關於我喜歡的並不是男生或女生。

– ⠀ 倘若今天問我究竟喜歡男生或女生? ⠀

我會說:我愛一個可以填滿我內心空缺的人,這件事無關性別。 ⠀

#獻給所有對愛迷惘的人抑或是勇敢去愛的人 ⠀⠀

– ⠀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可以理所當然地從性器官去理解雄性與雌性配對的道理。

但像我一個這樣,追求心靈遠遠凌駕於肉體之上的人類,總對這件事感到迷惘。

⠀ 「我從小就知道我喜歡的是女生」 身邊每一個她都是這樣毫不猶豫的回答我,

卻填補不了這句話在我心中浮起的巨大盲點。

像她們這般已經超越生物邏輯的人們,是如何判斷自己喜歡的是男生還是女生?

起碼對於這個性向問題,我從來就沒有找到自己的答案。

⠀ Ted一則關於性別平等的演講”Why gender equality is good for everyone? — men included”,

主講人Michael Kimmel是位男性,他在演講裡頭分享了一則讓我很有感觸的故事,

故事中的他在一旁聽見兩位女性(一位黑人及一位白人)討論關於女權的對話,

這邊擷取其中一小段: The black womam says to the white woman “When you wake up in the morning and you look in the mirror, what do you see?” The white woman said, “I see a woman.” And the black woman said, “You see, that’s the problem for me. Because when I wake up in the morning and I look in the mirror,” she said, “I see a black woman. To me, race is visible. But to you, race is invisible. You don’t see it.” She said, “That’s how privilege works. Privilege is invisible to those who have it.” And I said, “Well, when I wake up in the morning and I look in the mirror, I see a human being. I’m kind of the generic person. You know, I’m a middle class white man. I have no race, no class, no gender. I’m universally generalizable.” ⠀

看完這則分享,我問自己面對鏡子看到了什麼?

和他一樣,我看到自己,一個人類(Human being),不是女人,頓時我覺得自己似乎應該先感謝什麼,

畢竟依照他的說法,我是那個享有優勢的人,因此我才看不見它們(invisible)。 ⠀

說起來不知從何時開始的,發覺自己對性別無感到幾乎視而不見。

當我看見一個穿著中性的女孩、心思細膩而溫柔的男孩,我只當他們就是喜好那樣而已,

撇開生理構造帶來的心理暗示,難道一個喜歡保護人的女孩子就不能愛上渴望被保護的男孩嗎?

也許在基因的運作之下產生的生理差異,

導致普遍男性更容易擁有強而有力的體魄去攻擊、保護,女性更容易有多愁善感的細膩心思,

進而發展成殷切的母愛,但這些動物在演化上的天性對人類社會來說,已經明顯的逐漸式微,

我們有非常多的後天因素,可能導致不同的需求需要被填滿,人類追求的不僅僅是生存更是生活,

不再像動物一樣把傳宗接代放在絕對的優先位置,甚至有很多人根本不想養小孩,可見比起繁衍後代,

我們有更多生存的問題需要被解決,例如經濟與工作壓力、心靈創傷、家庭問題、身體疾病,

這些後天因素對個人產生影響的複雜程度,對我來說已經不是遵從男女性別配對就能解決的狀況。

⠀ 這也是我目前得出最能說服自己的答案。 ⠀

就拿我自己來說好了,我的家庭結構之中大部分都是女性,在我有記憶以來幾乎沒有跟爸爸相處,

而弟弟也晚我六年出生。關於男性,無論是生理或心理都是未知且陌生,由於鮮少接觸男生,

我知道自己對於男性天生帶有的「攻擊及侵略性」感到畏懼,即便我並沒有遭遇過任何陰影,

我對於女性本身屬於「被侵略」的角色感到十分不安、需要自保。也或許,原生家庭的影響,

讓我從小就覺得男女親密行為可能帶來未知的麻煩後果,進而逐漸放大,衍生成內心的排斥,

甚至構成長大後拒絕發展親密關係。但即便如此,我一直以來的感情對象都還是男性,

只是越成長碰到越多的人、理解越多人們的感情世界,我漸漸不認為在愛這件事上面是男女有別,

我對人們普遍對愛的定義感到困惑,甚至懷疑自己不懂愛是什麼。 ⠀ ⠀

愛情不過就是一種互相填滿、包容接納,藉由彼此的存在讓自己有足夠的信心立足在這世界上的後盾。

在心理諮商師許皓宜老師的觀點裡面曾經提到過,她認為人們面對內心未被滿足的陰影唯一的解決方式,

就是找到一個可以完全接納、包容我們的人。

當我們的空虛獲得填滿,才有機會去給予付出,進而找到自己在社會中存在的價值並且建立自信,使人生完整。

我曾經對這個觀點感到疑惑,並非否定這個方法,

而是懷疑這不是唯一方式:或許我也有可能藉由自己的成長,去填滿我的內在空缺?那時我是這樣想的,

然而我至今仍然沒有做到過。 ⠀

針對這個「自我填滿」的想法,最深刻的一次挫折就發生在最近。

那天準備飛往澳洲,出發機場之前,我和媽媽在家中大吵一架,我們時常爭執,

起因總是芝麻蒜皮不值一提的小事,往往就因為她的碎念、一再提起那無法抹滅的陳年往事,

令我難耐而爆發。這次更是變本加厲的難過,心痛地對她嚴詞反擊,用更大的音量覆蓋她的指控,

極度憤憤不平著「為什麼這件事發生在我就要離家之前?」心想即將面臨的一年不見,

似乎對她來說仍不足以去珍惜最後還在彼此身邊的時間,理智斷線,

也說出了有史以來最不願脫口而出、最傷人的心底話。接著眼淚大滴小滴的奪門而出,

在各種公共場所裡不要面子的嚇壞每個路過的陌生人。

心中再次被喚醒的記憶是: ⠀ 最彷徨無助找不到答案的時候,沒有人可以告訴我該怎麼做。 ⠀

這並不是我們第一次吵架,但肯定是最絕望的一次了。那天我狠心的提著行李,獨自離開家門,

隻字不提,也意識到自己是多麽心灰意冷,好像失去修補的能力,再也沒有信心修好它。

才發現一直以來越是積極努力,越是惡性循環地放大,那些對方的言語對自己造成的陰影面積,肆無忌憚的擴大。

再多的保持距離也只是逃避。我持續地站在陰影裡頭,即使是陳腔濫調的負面話語都依然往我心裡面去,

是我自己一棵又一棵的把樹種了起來,狠狠扎根成不見天日的森林,

想要視而不見也變得好不容易,最終只想逃避。 ⠀

原來自我填滿是這樣的困難,好想放棄。 ⠀

我和媽媽的拉扯,是愛得越深越傷心難過。我倔強的性格,由於害怕被拒絕、被嫌麻煩而不願再向她伸手依賴,

也同時令她感到不被需要、變本加厲地將我推開。即使我們都明白這些,卻仍然找不到一個適切的方法和平相處。 ⠀

所以像一個這樣的我,對於被接納與包容、依賴、認同感這些心理因素的迫切渴望,

是遠遠凌駕於追求男歡女愛之上。 ⠀

這也是為什麼如今我選擇了她這個人,我仍要說我喜歡的並不是男生或女生,而是她。

我不認為自己是個異性戀、同性戀或是雙性戀,只不過就是選擇了一個讓我最自在並且填滿我內心空缺的人,

如此簡單而已。 ⠀ 同樣的感受,我也曾經從男性身上得到過。然而,異性戀在這個社會上得天獨厚的優勢,

往往容易讓我們忽略在愛情裡所獲得的價值可能不僅是性別,或是真正重要的根本就不是性別,而是其他因素。 ⠀

這個讓我困惑已久的題目,直到如今認識了她這樣美好的女生,我才確定了屬於我的答案,

可見找到解答有時候需要的並非努力,而是耐心等待對的時間到來。

只要能找到答案,永遠都不嫌太慢。 ⠀

我相信這世界上有許多人和我一樣,對自己的內心世界有種種的疑惑卻沒有機會得到解答,

抑或是在得到解答的時刻無法有條理的釐清自己。

剛好我稍微擅長這部分(哈),所以希望藉由這個機會,

分享一下內心突然領悟的喜悅,尋找和我有相同共感的人們,

讓你們知道:無論現在正在迷惘還是正在勇敢面對自己,你不孤單。 ⠀

我並不知道接下來會如何走下去,但此刻的我,因她的存在充滿了力量可以去面對未知。

跟別人提起時,我依然不知道要稱她男友還是女友,性別之於我仍舊沒有太多存在感或標籤意義,

我可能永遠不會搞清楚它們在生理差異之外的象徵性。

然而,雖然她自稱男朋友,還是任由我隨口亂選一個、換來換去,時男時女,非常自在開心。

我由衷的希望,這世界上能夠越來越少人因為標籤而受不必要的委屈。

關於性別這件事,或許當有一天人們開始能夠視而不見,那麼性向便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

人們就能更自由的選擇愛與被愛,更容易地尋找到填滿彼此內心空缺的人。 ⠀ ⠀

 

在這裡祝福大家都能找到真愛。 ⠀ ⠀

 

 

附上參考資料來源: Why gender equality is good for everyone? — men included

(英文)https://goo.gl/JXanjW (中文)https://goo.gl/EwnXQZ

上 / 下一篇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表迴響